
一開始被書名給吸引,寫作該如何引起讀者興趣,就是「標題」取得是否動聽很重要。除了標題吸引我的目光之外,還有來自書中的推薦序和目錄,也是我選擇購買的因素之一。當我看完這本書後,終於找到多年的寫作疑惑和差距。在書中作者釐清讀者對寫文章的顧慮之外,現在是自媒體時代,寫作不一定要文情並茂,而是抓準訂閱和讀者的心,也能成為投資自我的利器。
對於想從事字媒體寫作的讀者,蠻值得推薦的一本投資書;當然,書中作者的主觀性較強烈,不過,身為讀者的我們客觀去思考也許會有不少收穫。看完書後摘自一些書中的觀後感分享給各位~
推薦序 — 歐陽立中(作家、教師)
寫作,讓我等到時代的風口,贏的時間的紅利。需要經過日積月壘的練習和堅持才會看到豐碩的果實;歐陽先生說今日可以成為一名作家,靠的是對自我的要求,每日寫下一篇文發到臉書,任何題材都寫;剛開始沒人點閱,後來慢慢抓到訣竅,某日寫出一篇爆紅文「為什麼要學習?漂移的起跑線。」為何爆紅?有興趣朋友,可google搜尋閱讀。
- 寫作
1. 靈感:對生活的敏銳度
2. 思維:思考不是單一,而是多方角度去思考,縝密分析事實
3. 認知:實事求是,經過事實求證分析而寫 - 薪水代表過去,品牌才代表未來。
這個時代,你能連結多少人決定了值多少錢。
寫作的藝術,就是把褲子放進椅子的藝術。– 詩人 羅伯特·佛羅斯特
靈感來自對生活的敏感。
寫文=傳遞資訊
需要的是「誠實」,寫出經求證過的事實。需要的不是「新意」,新靈感也許一時吸引,但舊題材轉換寫作方向也能創造新氣象。需要的不是「超越別人」,不是人人成為大師才能寫,只要願意花時間將自己的專長或者有興趣的主題,歸納出讀者能理解的內容,以現今自媒體和網紅世代,還怕沒有出頭天的日子嗎?
在這個世代,不管在哪一個行業講求的是「個人品牌」,我是自己的代言人,在別人的眼中我是什麼人?搞笑中年女、知性單身女、混日女(渾渾噩噩度日如年的女人),創作藝術家等等…如果連自己都不清楚,該思考自己是什麼了… 至於什麼是「個人品牌」就不在此說明。
寫作最重要其中一點「JUST DO IT.」
「沒有幼稚,談何成熟」比爾蓋茲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,開始學習電腦編程創造微軟公司;當時只有國中的比爾當時只是對電腦編程有興趣,也沒想過日後會創造出全球每一戶家庭必要的生活智能品;比爾在創造微軟過程也許遇過不為人知的艱辛,一步一步克服而成就現今的軟體大國。任何事情沒有速成捷徑,只有一步一步的累積才能擁有豐碩果實。就像是作家格拉德威爾「一萬小時定律」“人們眼中的天才卓越非凡,並非天資超人,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。時間的錘煉是讓每個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”。
書中內容傳遞許多觀念和實戰經驗,不僅僅作者本身是金融產業背景之外同時也是作家,透過多年的寫作累積,完成此秘笈,身為讀者的我們可不用再尋尋覓覓的抓重點、找關鍵。此外作者提出許多生活的例子,讓我們更了解寫出一篇篇引人發想或轉發的好文章,該如何去架構組織一個好文章;不一定是文筆才器,而是如何引起讀者共鳴和興趣,才是首要的條件。
最後想說的,對寫作有興趣的朋友蠻激推給你,書中有太多的關鍵點值得閱讀和學習;我只是把最深刻的小部分,分享給各位。喜歡我的分享,也請不吝嗇指教和按讚喔~
喜歡設計、寫作、攝影的80創作才女